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召开  19篇论文进行大会宣讲

 

    首次在对外传播研究领域召开的最具权威和影响的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2009年11月26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中宣部副部长、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蔡名照,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会议。

    26日下午,大会进行了论文宣讲交流环节。专家委员会共评选出宣讲论文19篇,选题涉及新时期软实力、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力、现代传播体系、媒体建设、地方外宣等各个方面。论文宣讲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每组论文宣讲的主持嘉宾和点评嘉宾由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该环节还进行了听众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以下是大会论文宣讲具体情况:

第一会场第一组:

主持嘉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 孟建

点评嘉宾: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单波

1、《中国对外传播体系及其补充机制分析》

宣讲人: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近些年来,在对外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升级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指导,加大投入力度,使“外宣”媒体的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海外落地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在表明“外宣”成果的数字不断攀升的同时,“外宣”效果却远未达到预期的水平。经过分析本文认为,单一的国家对外传播体系解决不了与效果有关的所有的问题,我国的对外传播体系需要一种补充机制(或修补机制),而真正可以“落地入户”的媒体恰可以成为这种补充机制。在中国的对外传播体系中或链条上,有两类媒体可以作为助力,以补现有对外传播由起点到落点(目标受众)衔接之不足。这两类媒体就是海外华文传媒和西方主流媒体。

2、《我国对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框架研究》

作者宣讲人:柯惠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

文章摘要:对外传播效果评估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研究课题,之前并没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同时结合对多名从事传播学、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媒介对外宣传工作的专家领导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一个我国媒介对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框架,包括:对外传播的过程、对外传播效果的评估标准、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的操作体系等。这其中探讨的重点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对外传播效果评估的指标甄选,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同时配合其它必要手段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3、《融合与渗透: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和我们的机遇》

宣讲人: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文章摘要:本文从由新一代互联网推动的媒体融合趋势出发,结合近年来的互联网国际传播案例以及国际知名媒体的新媒体实践,梳理出国际传播在网络时代具有的新特征,即国际传播主体、内容、对象和效果的融合。作者认为,随着媒体融合趋势的深化,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必将通过媒体融合手段加强其对目标国家,特别是年轻网民的渗透,这将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对此,笔者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了解国际受众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在传播技术上做到“国际表达”;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及时有效地监测国际舆论和传播效果;着力培养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实务和研究人才;以及以国际新闻专业硕士为核心,建立国际传播的网络社区等。作者最后指出,我国亟待加强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需要为此制定一个更为清晰的战略并且要快速行动。

4、《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

宣讲人: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

文章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到来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样一个时代,也是所有的理论工作这所应当思考的。从国家形象研究、一流媒体研究到国际话语权研究,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本文试图在明确中国话语权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理论假定的基础上,结合以前理论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话语权的含义,国际话语权的构成,我国目前在国际舆论界中所面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一流媒体与国家话语权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思考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问题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5、《从逆向思维模式审视我国对外传播研究》

宣讲人:郭 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我国对外传播中应用逆向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基于作者对我国对外传播研究的理解,本文从逆向思维模式讨论了我国对外传播的概念、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外传播格局、以外语媒体为主角的对外传播运作模式以及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问题。本文希望对这些重要问题的逆向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目前我国对外传播研究中所存在的“老问题、新难点”。最后,本文希望我国对外传播能根据国际和国内新环境进行一次战略性的调整,也衷心希望本次会议能成为理论创新的开端,为下一轮的战略性调整作理论准备。

第一会场第二组

主持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 孙有中

点评嘉宾: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庆安

1、《跨文化传播理论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以龙在我国与dragon在英美的文化差异为例》

宣讲人:关世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摘要:对外传播通常也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而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在对外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甲文化与乙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甲乙双方使用不同的编码和解码之码本理论,是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精髓。本文以中国“龙”字和目前英美对应的译文 “dragon”为个案,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国的“龙”和英美的“dragon”在各自的文化码本中,本是起源不同、文化内涵中善恶决然相反的文化符号,却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张冠李戴、混为一谈。中国的龙被作为当今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其编码中“祥瑞”含义在西方被解码成“罪恶”的象征。这一现状对当今我国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吸引力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避免这一状况的延续,作者提出建议:将中国“龙”字音译成英文的“loong”,将英文dragon翻译成“罪根兽”;其他源于希腊文drakõn的所有译为“龙”的西文词,依此办法修改。

2、《对外传播符号转换与重要词语翻译》

宣讲人:王平兴(新华社/中央编译局(应聘)高级编辑)

文章摘要:传播是通过共通的符号系统实现意义和信息的交流。对外传播工作担负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实现并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的重任。由于语言、文化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原因,境外受众对中国各方面情况不甚了解甚至是很不了解,因此对外传播工作先要进行符号转换,才能向受众传递信息,介绍中国的对内对外方针政策和中国的国情。如何把中国的政治话语通过翻译转换成海外受众易于理解的符号,有效地传递它们所包含的重要政治信息,是对外传播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习惯,符合转换要避免引起误解,尽可能求同存异,要处理好翻译与理论的关系。

3、《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文化的研究》

宣讲人: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新的期待。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对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思路。

4、《推动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提升中国形象的“思想力”》

宣讲人:张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文章摘要:2008年发生了一系列国际性事件,引起国际舆论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作为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是关乎中国提升综合国力、参与国际思想文化竞争和改善国际形象的关键问题。中国社科界要从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思想文化竞争和提升国际形象等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精心谋划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5、《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学者、学术活动与国家形象传播》

宣讲人:杜慧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文章摘要:改善对中国的报道是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战略。在传统意义上,国家形象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大众媒体,但中外媒体制度性的差异使得媒体战略实施的途径和效果都不如人意。与大众媒体相比,学者及其学术活动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所具有的价值鲜有论及。学者身份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更高,由学者参与的学术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客观、深入、持久。本文结合中外典型例证分析了学者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所扮演的多重重要角色。学者作为专家和意见领袖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决策者、媒体及公众,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人。而影响这些有影响力的人是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第二会场第一组

主持嘉宾: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黄友义

点评嘉宾:著名媒体人,凤凰卫视资讯台原副台长兼评论部总监 曹景行

1、《如何从跨文化传播视野观察中国传媒市场的博弈并提高中国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宣讲人:姜 飞(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研究室主任)

文章摘要:外资传媒(或者境外传媒)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迄今历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变迁过程,而且也深度卷入这样的过程,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中国传媒业的总体格局来看,一段时间以来也呈现出国有传媒集团、外资传媒集团、民营传媒集团三足鼎立的态势。环顾世界其他国家传媒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度观察和剖析中国境内传媒业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发展过程,结合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宏观背景,预见未来几十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方向和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世界传媒研究的重点。

本文即在长期关注海外传媒进入中国的历程基础上,对这样的“进入”过程进行全景式的扫描,概括出进入过程的核心特点,分析其对中国传媒业发展进程,乃至对中国整体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在思考借鉴海外传媒对我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着重探讨在保持中国传媒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中国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如何应对海外传媒进入中国的不利影响,以及在这样的应对过程中,国有传媒集团如何处理好和民营传媒集团的关系,究竟是“合纵”,还是“连横”?与谁合纵?与谁连横。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战略目标下,对中国传媒业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2、《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新华社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的经验与启示》

宣讲人:唐润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高级编辑)

文章摘要:论文以刚结束的世界媒体峰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第一手的翔实数据和资料,分析了中国媒体开展国际合作的路径、方式和关键点,提出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把加强同国际媒体互联、互动、互通当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象选择上要以西方主流媒体为主,话语体系上要同国际社会接轨,通过国际媒体能够接受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就全球普遍关心、能够达成共识、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展开对话与交流;在方式方法上要注重细节,加强服务,讲究礼仪,以诚待人,做到“润物细无声”。

3、《新媒体发展给外宣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宣讲人:王东政(人民网外文编辑部主任)

文章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宣传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声音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技术上的强大优势,占据全球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控制着全球国际舆论,总的“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大的改变。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为我国外宣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走公司化、本土化的道路,积极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打造多语种、全球化、全覆盖的全媒体集团,成为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生力军。

4、《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实施重点突破》

宣讲人:刘亚东(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

文章摘要: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侵蚀着“国际”与“国内”概念的绝对意义。网络时代的各种信息平台让我们多了一扇向外瞭望的窗,却也开启一道被人照射的门。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趋同,其发展势头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印证。然而,一个“二律背反”的逻辑悖论是,这种趋同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对外宣传,或者可以用对内宣传取代对外宣传。西方发达国家一面拓展新兴舆论阵地,一面巩固传统舆论堡垒。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呈现出不断强化的态式。中国的外宣工作同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现有国际舆论格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外传播效益,我们的外宣工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重点突破。事实证明,只要转变观念,方法得当,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国际舆论逐鹿场的某一局部出奇制胜。

5、《我国传媒出版集团驻外机构建设初探》

宣讲人:于 涛(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

文章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回顾中国外文局等我国传媒出版单位的驻外机构建设历程,分析借鉴国际传媒集团等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就我国传媒出版集团驻外机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传媒出版集团驻外机构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从国际传播特征和我国对外传播战略分析驻外机构建设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我国传媒出版机构海外业务现状概述。概要介绍我国主要传媒出版单位在海外设立机构的情况,通过简要历史回顾分析驻外机构建设的特点。第三部分、可供借鉴的几种模式。综合分析国际知名传播集团和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归纳出四种可供借鉴的模式:版权合作,拓展经营,特许经营,合资公司。第四部分、关于我国传媒出版集团驻外机构建设的若干建议。分析我国传媒出版集团驻外机构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四点建议。

本文认为,驻外机构建设任重道远,对我国传媒出版集团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成为外向型集团的工作重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开辟出一条我国传媒出版集团拓展海外业务的新路。

第二会场第二组

主持嘉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副台长 夏吉宣

点评嘉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沙奇光

1、《在服务中展开传播 在服务中实现引导》

宣讲人:宋 超(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文章摘要:宣传工作内外有别,对外宣传准确地说是对外传播,如何从实际出发,着力增强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求和不断实践的课题。近年来上海着眼于围绕大局,以服务统筹对外宣传,积极满足境外媒体和受众需求、回应关切,多元多样创新,楔入主流,在服务中展开传播,在服务中实现引导,以有效传播促有效引导,踏雪无痕、润物无声,取得了较有深度的外宣效果。

2、《关于建立地方外宣工作效果评估体系的思考》

宣讲人:徐发波(江苏省外宣办副主任)

文章摘要:在年初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国家外文局提出有关国家形象传播和建立外宣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这两大课题,而且在组织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已初见成效,对此深感欣慰。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国家日益强大的发展趋势,外宣工作愈来愈显得重要,对外宣传效果评估和国家形象传播这些关系重大的学课命题也应运而生,提上了外宣的议程。我认为,这是外宣工作一个飞跃性进步。本人结合长期基层外宣工作的实际,在建立地方外宣工作效果评估体系方面有一些粗浅的想法,现向大家汇报,其中孤陋寡闻、认识浅薄之处,请领导和同行们批评。

3、《中国海军护航行动对外宣传的实践与思考》

宣讲人:孟 彦(总政宣传部外宣局副局长)

文章摘要:课题从护航行动面临的环境、背景和特点入手,深入分析舆论宣传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随舰筹划组织一线记者对外报道的具体实践,着眼有效引导舆论,提高传播效应,提出赴远洋执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外宣传的思路对策。

4、《关于新形势下对外传播人才建设的战略思考》

宣讲人: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文章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传播面临新的形势,突出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与传播的全球化,这要求我国通过对外传播塑造大国形象,让世界认知中国;目前我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与矛盾比较突出,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上的社会问题透明度的开放,西方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对中国问题不能客观报道,这要求我国对外传播要及时澄清不实报道,传播真相。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媒体也注重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但依然存在人才匮乏、骨干人才流失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必须立足于当前对外传播的现实,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制定人才战略,加强对外传播人才建设,培养既了解中国实际,又了解西方受众的精通外语与传播的复合型对外传播人才。


版权所有: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电邮:cicszbs@yahoo.com.cn 电话(86-10)68995925